本篇文章2204字,读完约6分钟
战术性新兴产业率先突破“疫情”复苏5g等,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落地
稳定多重投资,新兴产业迎来“重仓”的布局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全国各地大力推进企业活动复工,新闻技术、生物医疗等战术性新兴产业率先破“疫”复苏,不少地方复工率超过九成。 新兴产业不仅是企业活动重新开工的“领头羊”,也成为稳定投资增长的新线索。 各地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迅速推进,新兴产业迎来“重仓”布局,带动性带动性高的重要项目正在活跃推进。 作为重要支撑的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有望在年内大规模落地。
在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西安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约550名工人分散在项目现场各施工点,紧张有序地开展生产工作。 这是西咸新区首次开工建设的千亿级工业产业项目,将于今年12月底完成建设并交付招聘。
截至 月底,西咸新区208家规则上工业公司全部复工,复工率100%。 ”陕西省西咸新区相关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作了如下介绍。 作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出台了“西咸新区比较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强金融支持,做好就业稳定工作,呼吁稳定扩大投资以保证增长。
这是战术性新兴产业率先突破“疫情”复苏的缩影。 在山东省,济南市新闻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复工率接近90%,规模以上公司复工率达到98.6%烟台生物医药、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公司复工率达到100%,两个集群是建设要点项目 在上海,全市12861家高新技术公司,已有11628家复工,复工率达90%,其中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行业高企复工率已接近100%。
(/h/)值得一提的是,新兴产业不仅是企业活动重启的“先锋队”,也是稳定投资扩大内需的重要新线索,许多新兴产业的重要投资项目建设方兴未艾。
在近期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务部署会议上,积极扩大国内比较有效的诉求,加快建设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就业、用地、资金等因素的保障,搞好中央预算内的投资、专项债券和政策性金融 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费用、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呈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 必须以此为契机,改造和提高以前传下来的产业,培育和成长新兴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将重点支持5g、工业网络、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制造、新型显示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术性新兴产业。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山东、天津、浙江、福建、安徽、江西、陕西、甘肃、云南等10多个省份新增代码新兴产业布局。
比如,福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比较有效的投资,聚焦主导产业、龙头公司、“三高”公司、技术改造等,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化
3月6日召开的上海市委常委会议,加快培育在线教育、网络医疗、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4g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海市经济新闻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建明日前研究制定全市在线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指导意见,在无人经济、在线经济、ai+、区块链+、5g+等方面,前瞻配置和定制新兴市场诉求 他表示,将率先在上海培养一些细分市场的领军人物,落地在线科技、产业网络、智慧医疗、生命健康项目
专家表示,疫情将从非常规的角度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快速发展,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在加强新兴产业投资的背后,作为重要支撑力的新基础设施也将迅速得到完善。
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选择投资项目,加强用地、能源、资金等政策组合,加快推进国家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并强调加快4g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
其中,在5g方面,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3月6日表示,5g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互联网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在疫情防控、企业活动重启等方面表现突出。 而且在稳定投资、促进支出、支持升级、培育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能等方面潜力很大。 要加快4g通信网络建设步伐,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快速发展基于5g的平台经济,快速发展5g终端设备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近,三大运营商和地方频繁公开4g通信网络建设计划,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都非常大。 截至2月底,我国4g通信网络建设的80%已按计划实施。
中金企业认为,政策层面的持续奖励将有助于5g投资力度的提高和4g通信网络的快速大规模扩张,并在2021年和2022年持续增长。 在政府层面,也有望继续出台资金支持、建设支持、用电支持等一系列支持5g建设的优惠政策。
“粗略推算,目前广义的新基础设施占基础设施整体的约15%,较去年有明显上升,年内持续上升的概率。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拆船师郭磊表示,提高新基础设施对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开放基础设施存量空之间至关重要,是年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投资方向。
清华大学网络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稳定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基本面,必须找到优质的投资渠道,逐一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加快新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优先选择之一。 “以前流传下来的基础设施支撑着实体经济的循环,新的基础设施支撑着数字经济的循环。 数字经济处于巨大的快速发展空之间,需要越来越多、更发达的数字基础设施。 5g、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产业网络等数字经济新业态,能够比较有效地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
(责任:单晓冰(
来源:企业信息港
标题:“稳投资多路并进 新兴产业迎“重仓”布局”
地址:http://www.quanhenglawyer.com/qyzx/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