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97字,读完约7分钟

/ h// h// h /

在塑料大棚之间铺设抽水管道,村民排水自救。 资料图

法治周末记者马金顺

“如果我家有蔬菜大棚,我会让家人购买农业保险。 万一真的发生灾害,也可以做一些补偿。 ’在家乡受灾后,汪峰(假名)感慨良多。

日前,受台风“温比娅”的影响,山东省大范围有强降水,蔬菜大棚略有受损,牲畜死亡。 汪峰的家乡这次受灾严重,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和集散地寿光市。

据寿光市农业局统计,去年,寿光市共有14.7万个温室大棚,此次受灾比例超过了2/3。 但是,根据保险公司的数据,寿光市五年来推行的政策性蔬菜大棚农业保险的保险率不到千分之一,只有120家大棚投保。

这次大灾害过后,蔬菜大棚的保险不足现象使农业保险再次浮出水面。

安华农业保险北京分企业总经理黄洪伟对法治周末记者分析说,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同时存在侥幸心理,部分农户参保意识不强,以及收入低等因素是目前农业参保率不高的首要原因。

受到冷遇的农业保险

法治周末记者介绍,为防范潜在的气象灾害风险,年,寿光市按照先行试点推开的办法,将13条街道10万亩蔬菜大棚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保险费由政府补贴一半。 试验期间,农户只需每亩缴纳50元保险费,最高可获得6000元赔偿金。

“冷遇背后: 农业保险大国的不足”

去年年末,发表了《山东省日光温室保险条款(年修订版)》。 按照规定,日光温室保险费400元/亩,农户需要缴纳200元,保额可达2万元/亩。 保险期也延长到了一年。

从上述数据来看,农业保险的保险费明明不高,为什么在农户方面受到冷遇?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在法治周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许多地区农业保险的保险率不高,作为农户,首要考虑的是是否值得购买。 我国农作物养殖、种植的主体多为散户,收入低,同时这些群体对保险的意识薄弱,农业保险的保障程度也有待提高。

“冷遇背后: 农业保险大国的不足”

汪峰也认为,鉴于寿光多年未遇洪水,许多种植户对灾害的发生有侥幸心理,不需要为大棚买保险,但一些种植户购买了几年相关保险,却没有受灾

对此,黄洪伟举例说,安华农业保险今年推出了全国首个猪价指数保险(防范猪价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但遗憾的是,当时的企业无论如何推广,无论是种植户还是养殖户,都持怀疑态度,真心同意这个保险 另一方面,国内时隔60年的生猪价格波动,即生猪市场价格一直在下跌,相关农户损失惨重。

“冷遇背后: 农业保险大国的不足”

“随后,企业不再需要特别普及猪价格指数保险,人们主动要求排队购买。 ”黄伟说。

关于赔偿标准低的问题,黄洪伟解释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标准通常按照‘低保障,广覆盖’的大致明确标准,以农作物的物化价格为首要担保。” 目前,无论种植业、养殖业、林业,保额都还很低。 政策性保险基本上是“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商业运营、参保自主性”,在国家层面,农业保险处理的是覆盖率问题。 ”

“冷遇背后: 农业保险大国的不足”

但黄洪伟认为,从现实角度看,“低保障、广覆盖”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适应了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布广、人口多、快速发展条件多、复杂、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占比高的优势 “低保障”的前提是“低保”,特别是2007年中央财政实行农业保险费补贴政策以来,农民应承担的保险费偏低,这样的制度设计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保险在农村的迅速普及。

“冷遇背后: 农业保险大国的不足”

第二个农业保险国家的不足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分为两个大阶段。 到2007年是第一阶段,优点是政府参与有限,大多以商业为主。 结果,农民负担不起保险费,保险企业损失严重,被迫停止。 2007年以后,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政府给予补贴,保险企业担保经营,处理了农民负担不起保险费和保险费的不充分问题。

“冷遇背后: 农业保险大国的不足”

“2007年至今,是我国农业保险的高速发展期,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已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其中养殖业保险和森林保险业务规模居世界首位。 ”黄洪伟表示,我国农业保险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果,与国家重视和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财政的大量投入密不可分。

“冷遇背后: 农业保险大国的不足”

根据原保监会透露的数据,从2007年到2007年,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从1126亿元增加到2.16万亿元,年均增长38.83%。 农业保险费收入从51.8亿元增加到417.12亿元,增长了7倍。 担保农作物从2.3亿亩增加到17.21亿亩,玉米、水稻、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的担保率已经超过70%。 而且农业保险开设区域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承保农作物品种达211个。

“冷遇背后: 农业保险大国的不足”

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从年1月至6月,农业保险原保费收入367.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91%。 农业保险保额为19062.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29%。

黄洪伟表示,在肯定过去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由于参保率不高、赔付标准低、自然灾害多、分布不均匀,经营企业的数据积累不充分,设计的产品略有偏差。 农业保险风险特别是大灾害、巨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尚不完善等,是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面临的课题。 ”黄伟补充说。

“冷遇背后: 农业保险大国的不足”

“从业务规模来看,我国农业保险仅次于美国,但在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具体保障水平上,我国农业保险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黄伟认为,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还处于初级快速发展阶段。

加快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与我国农业保险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相比,黄洪伟认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目前的保险条款并不全国统一,因此建议相关部门根据风险类别逐步修订相关条款,完全提高保障水平,从而提高农业保险更高的方向

“其实,从保险法中提到农业保险到农业保险条例出台,近年来我国关于农业保险的立法规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有些规定还需要细化和确定,当然这也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黄伟补充说。

另外,黄洪伟表示,风险转移分散机制,特别是大灾害、巨灾的风险转移分散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和保障程度的提高。 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大灾害、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冷遇背后: 农业保险大国的不足”

指出,我国目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大体上是“低保障、广覆盖”,而且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大多是关系国家经济民生的大宗农产品,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企业并不像国外那样由政府统一进行经营指导和补贴。

对此,王绪建议我国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借鉴国外做法,政府参与,重新定位功能,迅速发展商业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无缝对接,受灾农民将得到“高赔偿” 适当对比地方特色农产品进行赔偿和参保补贴,加快建立从国家到省级到保险企业的多层次大灾害风险分散机制,使受灾农民能够做到,改善对农业的满意补偿

“冷遇背后: 农业保险大国的不足”

王绪谨说,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划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个人的边界,政府、市场、个人在其职责范围内履行各自的责任至关重要。

来源:企业信息港

标题:“冷遇背后: 农业保险大国的不足”

地址:http://www.quanhenglawyer.com/qyzx/10043.html